今年的国庆节适逢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,近日,家住泗泾镇的微雕模型爱好者彭逸民老人特意制作了中国馆(网上中国馆)模型。有意思的是,彭逸民的作品都是用月饼盒子、八宝粥罐头等废弃材料制作的。 今年70岁的彭逸民是松江酿造厂的退休工人。虽然干的行当和建筑不搭边,但平时爱好手工制作的他一旦拿起刻刀、竹筷、木料,俨然成了一名能工巧匠。上海城隍庙的绿波廊,泗泾古镇的安方塔,松江庙前街的牌楼,这些古建筑都曾被他微缩复制“搬”进家门。彭师傅告诉记者:“今年的国庆节也是中国国家馆日,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,我想用自己的手艺为祖国母亲送一份礼物。” 为了让模型尽可能逼真,彭师傅查阅了不少资料、图片,还赴世博园实地参观,前后花了4个多月时间终于完成了这组微型建筑的制作,“中国馆”的长宽高约为30厘米左右,巍峨的城楼,飞翘的檐角,玲珑的灯笼,还有中国馆逼真的斗拱,以及内部精工细作的阶梯,无不栩栩如生。除了中国馆外,彭师傅还制作了天安门城楼等微型模型。 有意思的是,这些微型建筑的“建材”大都是废旧材料,比如用剩的竹筷,别人装潢丢弃的三合板、塑料板都被他“变废为宝”做成了墙面。他还翻出了一堆月饼盒子,八宝粥罐头,把铁皮剪下来,用来制作屋顶内侧。他还把一根竹筷劈成9份,然后锉得厚薄均匀,再剪成所需尺寸,镂刻加工一番,小心翼翼地用镊子一片片粘上去,拼贴出“中国馆”基座上的精细图样,让人惊叹不已。